首页 > 详情

马元豪:追忆汤老师 昔人已乘黄鹤去

马元豪

16日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十分低沉,却传达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汤老师病逝了。

 

颤抖着打开手机翻看社交媒体,似乎都还没有迹象,心想不会是假的吧?我前两天还在实验室见过他!但电话那头的消息必然不会有假。两小时后,各类消息开始在网络上疯传,有言之凿凿者,已有道听途说者。傍晚,实验室和商汤都陆续发布了讣告,各大新闻平台也开始转发,百度百科的照片也从彩色变成了黑白。

 

一位伟人的离开,这样悄无声息,却又震耳欲聋,看得人懵懵得,这一刻,死亡离我们如此之近。讣告寥寥几笔,但把很多人心中的汤老师刻画得格外真实、立体,仿佛文字幻化成了汤老师的英容笑貌,树立在每个人面前。加入实验室以来700天左右,我坐在汤老师的办公室附近不过二三十步的地方。自认为人微言轻的我,总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吸收着汤老师传达的工作要求和建议,而真正给汤老师面对面汇报工作的次数,可能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我自然是没有资格、也无法评价大先生,但出于对大先生的崇敬,仍想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补充一些观察的细节。

 

【甘为人梯的先生之风】

 

汤老师很喜欢与学生交流,这是实验室同仁们都知道的事。尽管身份多样,创始人、主任、教授等等的title层出不穷,但汤老师最喜欢的,依旧是“老师”这个称呼。因此,凡是实验室的学术交流活动,他有再多的工作会议或接待,仍旧会排除万难准时出席,由此形成了一种风潮:一切为了培养中国面向未来的AI领军人才。

 

尤记得上半年,近三十位优秀学子来访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当时的实验室已有一些阶段性成果为人所知,但终究带着一丝神秘,因此有部分学生家长亦提出希望随同来访。汤老师得知这个消息后,颇为支持,还对大家分享了自己当年在港校任教时与学生和学生家长促膝长谈的往事。

 

这场学术交流会如期举行,汤老师不仅与学生们相谈甚欢,给出了学生们关于科研方向和个人发展上的诚挚建议,同时也和家长们热情交流,详细分享了实验室成立背景和未来愿景、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等等。最终交流的时间也超过了原定时长的两倍,实可谓酣畅淋漓。后来的日子里,汤老师常挂念着这群学生,问询学生的近况,而这次的来访也多次被汤老师向来访人员介绍实验室当前情况时提起。

 

实验室有诸多与国内顶尖高校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汤老师曾开玩笑说“世界一流的AI实验室必然要有一流的住宿条件”。为了解决员工和博士生的住宿问题,实验室特别申请了一处人才公寓,距离实验室仅不到10分钟的自行车程。而在宿舍的设计上,他不仅要求满足当下学生的私密性要求,并且连室内设计都会亲自过问,最终出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样板间,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更喜欢的宿舍环境。这种对于人才的珍惜和扶持,诚如讣告所言:“甘为人梯,奖掖后学”。

 

【幽默而温和的“宫崎骏汤”】

 

确实在很多人心中,汤老师是一位幽默而温和的人。幽默是他自带的东北人的那种风格,温和则是他的性格。

 

汤老师会自我打趣,曾把自己疫情期间蓄了胡须的照片和宫崎骏的照片放在一起,还别说,真有那么一丝相似感。然后他就给自己起了个别称“宫崎骏汤”,引得台下学生一阵欢腾。

 

还有一次在MIT全球峰会分享上,他又拿自己的东北口音开涮,笑称今天自己会用英语来做报告,一方面大家可以锻炼一下听力,此外自己的东北口音比较好听懂。所以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作为主持的我想以一段特别的开场引出汤老师。思来想去,决定这么说:“他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教育家,还是一位东北人,结合上面三个点,会幻化出一个有趣的结果:他总是能运用幽默的东北叙事方式,讲述最有深度的话语,并且培养了一群超凡的学生。 ”随后汤老师笑着走上讲台,开始了他的分享。

638387502712620000.jpg

2023年7月11日清华-北大-上交成长伙伴暑期学校,来自清华姚班、北大图灵班、上交大ACM班、John班等国内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顶尖班级本科生以及诸多海外名校学生来访实验室,汤老师与学生们深入交流沟通。


汤老师很有童趣,热衷于原创的动画片。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他多次提到中国人骨子里有原创基因,诚如手绘作出“哪吒闹海”等优秀动画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的座右铭所言:“我不愿模仿”。


温和,也许因为他属羊,也许因为他推崇“黑羊文化”,也许因为他的英文名叫“sean”,就是动画片“小羊肖恩”的肖恩同音。

 

【昔人已乘黄鹤去】

 

近日,一股从西伯利亚寒潮从北向南无情的席卷而来。周一上班途中,冰雨无情地落下,天空黯淡无光,沿街的树木也从金装素裹也变成了枯枝败叶。走进办公室,大部分同事们都身着深色服饰,整个空间都沉寂而悲伤。一切都没变化,但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

 

知乎上有人提问说“汤老师的离开,是否会对中国的人工智能产生影响?”我向来不是“英雄决定论者”,但似乎这一次有一些动摇。确实在当下,学问好、功夫深的AI学者层出不穷,但并非人人都是“战略型”科学家,而我们国家需要的、保护的正是如他一般的“战略型”科学家。他的离开,对处在焦虑中追赶大洋彼岸的中国AI行业,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

 

回看香港中文大学追思汤老师的网站上,看到了许多曾跟着汤老师求学或共事的同仁留下的追思之言,令人泪满衣襟。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汤老师,遇见您,我们才有了最好的时光!”

……

……

呜呼哀哉!

拙笔千字,仍难表悲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再见了,我们的“宫崎骏汤”。

 

638387502042040000.jpg

汤老师在2022年1月春节前的运动会中与同事们共同打球,个人抢断带球突破


版权所有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云锦路701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37-38层
联系方式:comm@pjlab.org,cn